拿手好戏网

微山岛上的汉墓:死亡并不可怕,活着的人不必担忧悲伤

微山岛上的汉墓:死亡并不可怕,活着的人不必担忧悲伤

文|杨建东

烟波浩渺的微山亡并微山湖南部有个凸起不高的小山头,远远望去仿佛漂浮在湖面上的岛上的汉巨轮,商代称微山,墓死明代形成大湖就叫微山岛。不可必担

电影《铁道游击队》的怕活插曲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让国人知道了微山湖微山岛。

小岛总面积9平方公里,忧悲制高点海拔91.6米,微山亡并现有14个村庄。岛上的汉

这儿是墓死旅游区,每年夏秋季,不可必担居住在城里高楼上的怕活人喜欢来这儿欣赏辽阔无垠、天水相连的忧悲无限风光。

导游讲湖讲荷讲铁道游击队,微山亡并只字不提汉代古墓和出土文物。岛上的汉

这是墓死因为,考古人员清理完古墓,就尽快填平墓坑,平整地面,防止诱发不法人员盗墓。

所以导游和游客并不了解微山岛上汉墓的状况,忽略了微山岛上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分量。

秦始皇统一六国,天下分为36郡,郡下设县,在泗水郡的泗河边设留县,建留城。

留城的官民死后葬哪儿?

县城周围多是涝洼地,人们就看上了东北十里路的微山,纷纷来此争风水,抢墓地。

这儿是留县制高点,小山不高,择墓选穴风水颇优。

当时没有微山湖,抬棺入葬很方便。

明代移民在岛上建村取土破坏了许多古墓。

清代、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,村民挖出的大量墓石用于修桥、砌渠、垒猪圈,出土的陶器当作鸡食盆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接管文物工作,到岛上一看,山上山下墓葬拥挤,星罗棋布,山麓还有许多墓石淹没湖下。

我经历了20多年的古墓发掘,岛上的汉墓分四类:

一是穷苦人家的土坑墓,即以草席裹尸埋进土坑,陪葬一个陶罐和几枚铜钱;

二是略富人家的石椁墓,即用石椁板砌成长方形匣状,再将薄木棺装入石椁,盖上盖石,而后在石椁外放置陶器作为陪葬品;

三是富裕人家购买有刻画的石椁,即画像石墓,陪葬品有陶器、铜器、玉器、银器;

四是东汉中期时兴的多室墓,即用石材砌筑前门、前室、二门、夫妇主室,石面上刻画像。使用这种墓型的人必是身份较高、财力较厚、遵循礼制的富人,陪葬品精致、量大、价高。

发掘古墓不是探奇寻宝,随意而为,依据《文物法》须征得省、市文物局批准备案,依法行事。

我们发掘了三百余座古墓,收获大批文物满脸喜悦的同时,也有深深遗憾,绝大多数石椁墓的盖石上都有三角形盗洞。

这是东汉末年军队盗墓所致。

《三国志》记载,董卓、曹操长年征战,缺粮少衣,便鼓励军士盗掘墓葬。

凡刘氏王陵一经发现都不放过,将金器、铜器、钱币挖出来充作军费。

所以许多王陵、官民小墓都被军队光天化日之下挖开,致使民间“十墓九空”。

盗墓的军士也很费力,他们从狭小的盗洞进入幽暗的墓穴,难免干活有马虎的时候,感谢他们的马虎给今天的考古工作留下一点文物收获。

军士将墓中的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弄出来,在民间换粮换衣换钱。

而陪葬的陶器分文不值,所以墓中的陪葬陶器安然无恙。

微山岛上的汉墓就是如此。

【车马奔赴阴司图】

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墓葬就陪葬炊具,这种丧葬习俗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延续到今天。

汉代不但陪葬炊具,还有酒具,富裕户在陶壶里装酒,在陶仓、陶釜、陶盆中装粮米,在陶鼎、陶盒中装鱼装肉置于墓中,让死者在九泉之下饿不着、渴不着。

我们发掘了少数未遭盗掘的完整石椁墓,距地表两米以下。

揭开盖石,骨架完好,骷髅下有铁簪,口含玉蝉,胸部放置铁剑,腰部有一堆铜钱,足部盖块黑布,石椁外一堆陶炊具,有陶罐、壶、灶、碗、仓、井、磨和猪圈。

万庄村北的山坡上有一大墓,在7×6米、深6米的土圹里并列5座石椁,其中一椁略高,为男性,左右为妻妾。

此墓虽遭盗扰,仍残留银、铁、铅、玉、竹、骨质文物二百余件。

其中玉蝉、石砚、釉陶壶和16块画像石为珍贵文物,陶质炊具制作精美,从“大泉五十”“货泉”钱币上分析,此墓为新莽年间所建。

详情已刊北京《考古》月刊,向海内外介绍。

这5座石椁墓有4座石椁的内壁上刻画像,以阴线刻的手法表现图像,刻制精致,内容丰富。

意为死者乘坐轺车,由几辆辎车和扈从陪伴,浩浩荡荡奔赴阴司。

过了奈何桥由阴司的先人迎归,而后去西天瑶池拜谒西王母讨取不死药,玉兔正在西王母身旁执杵捣药。

讨药回来,先人们已在楼上摆好接风酒,女先人烧灶煮肉。

酒足饭饱之后,观赏乐舞百戏,而后在玉宇琼楼住下。

阴司有众多先人陪伴,并有官爵官服,身处歌舞升平、无忧无虑的环境,过上人间享受不到的丰衣足食生活。

【汉代送葬图】

九泉并不阴冷,阴司并不寂寞,死亡并不可怕,活着的人不必担忧悲伤。

这是汉画的主题,石刻作坊里的画工围绕这个主题想象、臆想了许多阴司细节,充分发挥艺术技艺、思想飞跃,画得十分细腻。

把人间富贵人家、官僚人家的住所、饮食、奢侈场面都搬到美术作品里,并想象仙界更豪华、更富贵、更奢侈,其目的是画面愈富贵愈能博得丧家的喜欢,石刻产品愈畅销。

当时的画像石只是丧葬用品,而两千年之后却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艺术精品。

鲁、苏、豫、陕是画像石多产区,它是一门学科,各大专院校设置汉画研究部门。

微山岛虽是弹丸之地,但出土的画像石名扬海内外。

1975年沟南村出土一块新莽年间的画像石,名扬海内外。

内容是出殡、丧葬,画面刻辒辌车载尸,孝子孝妇戴孝送葬,8族人执绋拉车,贤孙举幡引路,最前边一人按杖跪迎。

山上的坟地已挖好墓圹,砌好石椁,族人及孝眷在坟地等候。

古代出殡仪式虽然也有史料记载,但秦汉出殡仪式以图像形式表现出来,更直观、更形象、更一目了然。

国内外许多学术刊物、民俗刊物都选用此图。越南有篇论文专门研究这幅画像,美国贝君仪女士曾前来考察此图,回国即著文研究中国古代丧礼。

出殡画像石是微山岛出土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,是研究秦汉民俗、孝老礼制、遵循丧礼的最宝贵的考古资料。

微山岛上的汉墓以西汉、新莽时期为多,东汉中期的逐渐减少,没发现晋、南北朝、隋唐、宋金的墓葬。

说明东汉晚期黄河泛滥,黄水沿泗河南来侵蚀留县,人们逐渐迁移,留城遂成废墟。

明代黄水更凶,将留城及泗河淹没。

形成微山湖之后,山麓的古墓无可奈何地淹于水中,只有微山昂着不屈的头颅,挺立在湖面上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拿手好戏网 » 微山岛上的汉墓:死亡并不可怕,活着的人不必担忧悲伤